魔由心生,亦以心摄翻译(关于魔由心生的信息)

2023-06-05 20:52:32 攻略信息 222l

魔由心生,亦以心摄翻译

1、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一章,写的是师徒四人来到比丘国境内,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大街上的鹅笼之中竟关着许多小儿,仿佛被叫卖的般。所以说,无道之事说的是西游记里在比丘国的事。

佛曰:魔由心生,到底入魔难,还是成佛容易?

1、成佛当然是难的。首先要了解佛并不是神,修行成佛不是让自己变成为神。“佛”乃是“觉悟者”之意。通过修行,得到般若智慧,领悟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并且自利利他,而且还要进入了无余涅盘才能成佛。

2、你这个话说得也有道理,佛跟魔是在你心里头,不在外头,外面无魔也无佛。你能够如理如法的对待,外面境界就是佛境界;违理违法,那外面境界就是魔。

3、十法界不离一念生,一念迷是地狱相反就天堂,这由一个心所产生的因缘,心能现万法,对境是所现,能所是一,万法归元的道理!所谓佛由心生或魔由心生,那就是靠自已的定力和智慧了。

4、所以魔王这个名辞谈何容易啊!禅宗祖师会说,某人的境界可以入佛了,但是还不可以入魔。要魔佛两边都不著,才是得真解脱,然后也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

5、一花一木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整个人生也便空如花木。 这是佛语的心境,在于个人理解。

6、佛曰:“魔由心生”可能是做错了事情,也可能是你天生胆小,把生命看的太过重要。

...在一念思量?思量作恶,化为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善神。魔由心生...

1、故曰;为善无近名,无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万法,从自性中生,一念思量,保为变化,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

2、万物总在一念思量,思量为善,化为善神。思量为恶,化为恶鬼。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情非情,欲非欲,姻缘由天定。

3、前两句是借自然现象作比喻,为后面两句阐述现实生活中的情形作铺垫,从而来说明世事无常的变化和道理。

4、缘都以为经,可以保生,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万法,从自性中生。一念思量,保为变化。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

魔由心生,乱我心神的意思.

意思: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其实就是这个俗语很好的一种解释。

真正的魔是不存在的,心里的邪念过多,便是魔由心生。

而人皆有其思想,是对是错无定论。况且善恶本同道,人心利益划分之。济苍生者为大利,名之神;害人世者为大恶,谓之魔。故是神是魔,唯利害计。

一且圆满觉性,如如来,如来是我们整个宇宙生命的根根。 心,入魔就是你把你认识到的东西当成真的的。一且知识都由觉受生成,每个都有,所以每个人都有认识,人家把认识到的东西说出来,成了文字,文字成知识。

佛眼里是没有魔的,如果他看到魔,说明他心里有了魔,那个魔是他的心魔。魔由心生,魔由心灭。

“魔由心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心灵”的对立 所谓心灵的对立,可以先这么理解为“魔由心生,佛即心兮心即佛”。[1](63)也就是说菩萨、妖魔,总是一念之差,心存善念即是佛,心存不正即是妖。在《西游记》中可以说处处可见。

Tomie提示到“根据拍照人的心情,照片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相”,这是什么意思呢?正是佛家常讲的“相由心生(魔由心生),境由心转――一切法由心想生。”可惜女主角没能悟出她的意思。

所谓“魔由心生”。话语每随时代沿革,十年文革,斯文尽扫,对于大陆中文读者,70年代以后,武侠小说有类大众青年的初级扫盲文本。

魔由心生,世间万物自有定数。没有证实的未必不是真理。顺其自然吧,我一直认为,有欲望的人,才有灵魂。 1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

精神上的缺陷。人的心中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即善恶两面。“心魔”指的就是人心里的恶魔,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意识、心理上的缺陷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