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linux系统下载红旗6系统硬盘安装

2023-05-13 14:55:11 攻略信息 222l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旗linux系统下载红旗6系统硬盘安装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出现grup〉看看第四步

1首先下载好RedFlag6的安装镜像文件RedFlag-dt6-sys.iso,在红旗网站可下载到:还要再下载一个grub压缩文件,可在网上搜索到

2把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放在windows的一个分区根目录下,假设是D盘,提取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img到镜像文件的同一根目录下

3提取grub压缩文件中的grldr文件到C盘根目录下,并修改boot.ini,在后面加入一行:c:\grldr=”GrubForLinux”备注:引号内的文字可以自己随便命名;把文件夹选项中的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及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开,在C盘根目录下即可看到boot.ini文件了

4这时可以重新启动机器,出现启动菜单,选择GrubForLinux,屏幕上会显示grub的提示符,然后进行以下操作:grubroot(hd0,4)备注:此命令进入RedFlag-dt6-sys.iso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C盘为(hd0,0),D盘为(hd0,4),E盘为(hd0,5),以此类推。磁盘的分区情况是:C盘主分区为hda1,扩展分区为hda2,其它主分区为hda3、hda4,逻辑分区分别为hda5、hda6...接下来:grubkernel/vmlinuzgrubinitrd/initrd.imggrubboot终于出现了安装界面,后面的步骤基本上就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点击下一步了,在磁盘分区的时候,先把windows其中要拿来安装linux的一个逻辑分区删除后,分成/根目录(ext3文件系统)和swap两个分区,格式化后,进入安装,30分钟左右成功结束。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体烂模验国产软件的红旗linux带给你的全新感受

附:1、硬盘安装需要使用系统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执行安装之前,要把RedFlagLinuxDesktop6.0安装光盘的ISO映像文件存放到本地硬盘的某一位置。成功引导安装程序后,在“InstallationMethod(安装方法)”界面中选择“Harddrive(硬盘)”,然后单击Enter键继续。

2、接下来要为安装程序指定ISO映像文件所在的位置。从硬盘安装在“SelectPartition(选择分区)”界面中指定包含ISO映像文件的分区设备名。如果ISO映像不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中,则需要在“Directoryholdingimages(包含映像的目录)”中输入映像文件所在的路径。例如,ISO映像在/dev/hda3中的/download/redflag中,就应该输旅消入:/download/redflag。

3、注意:存放ISO映像文件的分区必须是ext2、ext3或FAT文件系统格式,否则将无法执行硬盘安装。如reiserfs、NTFS都是不可以的。另外请不要把ISO放在将要被格式化使用的目标分区中。

4、般情况下,安装RedFlagLinuxDesktop6.0需要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这种分区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用户。

5、为分区方法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用DiskDruid手工分区”。在分区列表中选定空闲空间,双击或单击“新建”按钮,出现对话框。“挂载点”:输入将创建的分区在整个目录树中的位置,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正确的挂载点。如果创建的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交换分区,不需要输入装入点;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以外的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如/boot、home等。“文件系统类型”:饥镇缓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将创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创建的是交换分区,选择“swap”;如果创建的是根文件系统或其他分区,选择“ext2”、ext3”、reiserfs”或“vfat”,默认的类型为“ext3”。这时所有新建的分区都会被格式化,此处提出警告的只是先前系统中已存在、并将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请确认是否已将所选定的分区中原有的重要数据已进行备份。一般情况下,用户应将个人的私有数据放在其它自己定义的分区上,不要与系统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

6、GRUB配置工具的使用说明如下:引导程序的安装位置:用来设置安装GRUB的位置。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选择在主引导记录中安装,也可以选择在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安装。引导卷标:当GRUB启动后,菜单中会显示可引导操作系统的标识,或在非图形化引导装载程序的引导提示下输入的信息。默认情况下,RedFlagLinuxDesktop6.0的引导卷标是“RedFlag”。利用“添加”按钮可以在引导程序菜单中加入新的可引导分区,如果想修改或删除当前的某个引导标签,在选中该项后,单击“编辑”或“删除”。选中“默认”,对应的可引导映像将是计算机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操作系统,只有选定了默认的引导映像后,安装才能够继续进行。引导程序密码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用来防止其它可以进入系统的用户改变传递给内核的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您设置引导程序密码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选择“使用引导程序密码”复选框,输入密码并加以确认。

7、如果安装程序检测到了主机中的网卡类型,就会显示网络配置界面,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中的网络设备,并在“设备”列表中列出。选择一个网络设备项,单击“编辑”按钮,将弹出该网络接口设备的编辑窗口。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来自动配置当前网络的参数。如果当前网络中有DHCP服务器存在,可以选中“使用DHCP进行配置”,为当前的网络设备提供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果没有选择该项,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参数。选择“引导时激活”,该网络接口设备会在系统引导时被启动;否则需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工启动它。接下来为机器设置一个主机名,如果不是“通过DHCP自动配置”,则需要在“手工配置”字段中填入主机名。如果没有在此步骤中设置主机名,系统将使用缺省的主机名:localhost。若手工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还需要手工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DNS服务器的地址。网关的作用是配置路由信息,完成主机和Internet的连接。三个DNS选项用来配置使用的主要、次要和第三域名服务器,系统会按照顺序搜索域名服务器。如果安装程序不能检测到网卡类型,那么网络配置界面就不会出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可再对网卡进行配置。

8、设置root密码在Linux操作系统中,root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地操作。因此,root口令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建议您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在安装界面中,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设置系统的root密码,在“密码”字段中输入root口令,然后于“确认”字段处再次输入相同的口令。密码必须至少包括6个字符,并且区分大小写。系统管理员应牢记密码,并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好习惯。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asswd命令或用户管理工具修改密码。如果不设置root密码,安装也可以继续下去。但为了安全,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做。

9、即将安装必要的配置工作完毕,即开始正式安装之前,会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确认界面。安装日志将被保存在/root/install.log文件中。请确认前面的安装选项设置无误,这里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可以使用“上一步”按钮返回或取消安装的地方;一旦按下“下一步”按钮,将正式开始格式化分区和安装软件包。

10、修复引导程序在RedFlagLinuxDesktop6.0中,如果用户在安装完RedFlagLinuxDesktop6.0后重新安装了Windows,可能无法引导进RedFlagLinuxDesktop6.0,此时可以通过修复引导程序功能对引导程序进行修复。接受许可协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恢复RedFlag的引导程序”,单击“下一步”钮按,将进入下图所示的恢复类型选择界面。选择“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单击“下一步”,开始更新引导程序的配置,然后进入完成界面选择“创建新的引导程序配置”,单击“下一步”,进入引导程序设置界面。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完成引导程序的配置,进入完成界面。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