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rpg,日式rpg引擎有几种类型

2023-03-25 15:08:53 最新游戏资讯 222l

《英雄传说:空之轨迹FC》——经久不衰的回合制日式RPG

《英雄传说:空之轨迹FC》是由日本Falcom公司制作的策略角色扮演 游戏 ,是空之轨迹系列的第一部(FIRST CHAPTER)。本作于2004年6月24日在日本发行,早年中文简体版由北京 娱乐 通代理,英雄传说中文网参与汉化,过了将近十年时间由Xseed Games与Marvelous USA于14年7月30日再次发行了Steam版本。

轨迹系列被誉为世界观最宏大,故事线最绵长,情节最为细腻的回合制日式RPG之一,系列第一章(FC)很快就成为了伊苏系列开发商,日本Falcom公司在创立30多年以来最具人气和销量的作品。 游戏 发售至今在Steam商店页面拥有四千条用户评价、特别好评的总体好评率,可见轨迹系列是多么受到玩家的青睐。

自 游戏 发售到当下已经过了16余年,在同类回合制日式RPG 游戏 中,空轨FC依旧拥有非常不错的可玩性。本作可以提供超过50小时的 游戏 时间,大量的支线任务,收集要素和隐藏剧情等着玩家来发现。战斗系统方面采用的则是比较常见战棋回合制战斗模式,如果认为难度不高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选择最简单难度游玩,小兵对角色的每一次攻击都有高达好几十的伤害,前期角色血量不高,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行动与指令选取,两三回合就败下阵来乃家常便饭了。此外玩家还需要考虑导力器与不同属性七耀石的选择镶嵌,以及战斗前的角色位置选取,侧面提升了 游戏 的策略性,也使得空轨FC的 游戏 性得以增强。

本次发行于Steam版本为高清版本, 游戏 的分辨率显示与玩家的显示器最大分辨率想挂勾,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开启1080P全高清应该不是难事。作为高清版本, 游戏 场景建模要远比现在同类型 游戏 而言要精致得多,就是仔细看角色小人貌似有点模糊,对游玩体验没有太大影响。轨迹系列除了以恢宏的剧情知名, 游戏 出色的BGM也是备受玩家好评的因素之一,空轨FC的BGM旋律都十分好听,一首星之所在能循环上一整天。

要说可惜之处,应该只有不支持简体中文这一点。毕竟是主打剧情的轨迹系列,剧本量还是很可观的,英语不好的玩家体验就不太理想了。想要Xseed加入官中也是遥遥无期的一件事,目前也找不到可用的汉化补丁, 游戏 现夏促享有半价折扣仅售34元,英语好并对日式RPG 游戏 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入手游玩。

日式rpg引擎有几种类型

四种类型。日式rpg引擎有四种类型,分别是RPG、ARPG(ACT+RPG)、SRPG(SLG+RPG)、欧美RPG,可以选择一种引擎进行游戏。rpg引擎是一个为运行某一类游戏的机器设计的能够被机器识别的代码集合,像一个发动机,控制着游戏的运行。

有哪些日式rpg的神作?

日式rpg四大神作:《ib》、《魔女之家》、《梦日记》 、《狂父》 。

1、《ib》:

《Ib》(《恐怖美术馆》)是由kouri出品的解谜类恐怖游戏,该游戏于2012年发行。

本作的世界观设定于一个充满了奇特美术品的美术馆内。主角是一个名为Ib的女孩,在与双亲前往Weis·Guertenas的展览时,陷入了画作中的奇幻世界,在那里遇到了Garry和Mary并与他们一同冒险。

2、《魔女之家》:

一款由ふみー用RPG Maker VX制作的免费RPG游戏,于2012年10月3日在网站上发布。另有作为游戏的前日谭的小说以及改编自小说的漫画等衍生作品。

女主角是一个名为薇奥拉的13岁少女。薇奥拉在一座森林中醒来,身边所能找到的,是一张爸爸写给她要她赶快回家的纸条,和一只会说话、告诉她「人类在这里很危险哟」的黑猫。

3、《梦日记》 :

《梦日记》是由日本游戏制作者ききやま(Kikiyama)使用RPG制作大师2003独立制作的冒险游戏,游戏于2004年6月26日发行,是一款单人游戏。

梦日记所使用的所有素材,包括图像、音效、背景音乐等,都并非RPG制作大师2003自带的素材,也并非网络上公开的免费素材,而是作者自己制作的。

4、《狂父》 :

《狂父》(Mad Father)是由日本むぎせん玩家制作的恐怖解谜类单机游戏,游戏中玩家可以控制一名小女孩阿雅(アヤ,Aya),在经历了多种事故和任务之后,逐渐的发现自己的父亲似乎隐藏着不可名状的秘密。

扩展资料

相对于美式RPG,日式RPG强调的更多的是剧情的推进。更像一部能够互动的电影。画面上,美式RPG画风偏写实,硬朗力求真实感。而日式RPG则大量采用漫画风格。而在操作方面,日式传统RPG的战斗方式大都采用回合制或半即时制的系统,玩家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下一步要做什么。

日式RPG的每个角色都有详细的设定,名字、性格、经历甚至是爱好。这样的设定让每一个角色都显得丰满和与众不同,而随着游戏剧情的发展,角色之间的羁绊、背叛、冲突,都会让角色的形象更加深入玩家内心。

日式rpg怎么保存游戏进度

1.可以从炼金工房里的书桌处保存或与载入游戏数据。

2.可以从标题菜单的“Load Game”载入游戏数据。

3.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数据会自动保存。

4.自动保存的数据可以从载入画面的最顶端载入。

自动保存将在“移动至其他原野后”、“调合后”及“事件发生时”执行。

可以在标题菜单的“Options”或主菜单的“选项”中切换自动保存的ON/OFF。

日式rpg有哪些神作?

日式RPG四大神作分别是:《怪物猎人》、《最终幻想》、《宝可梦》、《勇者斗恶龙》。

1、《怪物猎人》

原名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 ,英文名Monster Hunter,是由CAPCOM研发的一系列动作类游戏,于2004年03月11日首发行。玩家要在游戏中扮演猎人,不断完成任务,获得金钱和装备,并让自己的猎人等级上升。

2、《最终幻想》

一款由日本SQUARE游戏公司制作发行的角色扮演类电子游戏,它是史上最畅销的系列电子游戏之一,从任天堂FC游戏机上的《最终幻想》一代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在那个时候,正是FC红极一时的年代。充斥市场的是以《勇者斗恶龙》为代表的所谓“勇者派”RPG。

3、《宝可梦》

原名为: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由日本著名游戏厂商“任天堂”发售的一款奇幻冒险的RPG系列游戏。宝可梦系列游戏是全世界第二热销的系列电子游戏,仅此于任天堂的超级马里奥系列游戏。游戏在整个世界范围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并衍生出了漫画、电视、电影、音乐、玩具等等多个领域作品。

4、《勇者斗恶龙》

1986年5月27日一款名为《DRAGON QUEST》(简称DQ即勇者斗恶龙)的游戏在任天堂的家用游戏主机FC上诞生了。《勇者斗恶龙》系列其后与SQUARE公司制作的最终幻想系列并称为日本游戏界两大RPG游戏瑰宝。

DQ的每一作基本上都是由不同的制作小组来制作的,但唯一不变的是由最初创作者堀井雄二、椙山浩一以及鸟山明三人组成的铁三角,还有就是每作都会听到的勇者斗恶龙进行曲、LVUP、SAVE、进出场景、和对话时各种各样的BGM。

发售版本

《勇者斗恶龙》从1代到6代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1、2、3是洛特三部曲,而4、5、6则是天空三部曲,从7代开始就再没有继续沿用三部曲的形式。

DQ1、2、3主要以勇者洛特为故事背景来展开,时间顺序为DQ3、DQ1、DQ2。DQ3的主角正是洛特本人,DQ1、2角色们都是勇者洛特的后代,为了让光明战胜黑暗,为了让不死鸟为人间降福,勇士们将踏着勇者洛特的脚步前进。

日式RPG起源是什么?

说起日式RPG,就不得不提到两部经典作品,一部叫做《勇者斗恶龙》,另一部则是《最终幻想》,分别出自艾尼克斯和史克威尔两家著名厂商,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他们合并了,后来的公司名字叫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而《勇者斗恶龙》这部作品自从1986年5月27日在FC发售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成为了日本国民级网游,在日本具有“国民RPG”之称,后来又推出了诸多衍生作品,这段历史如果说起来,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我们接下来长话短说。

《勇者斗恶龙》的故事非常老套,那就是勇者打败恶龙去拯救公主,一路上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都喜欢公主)的朋友,一起去打败最终BOSS的故事。并且每隔几代就会出现一条主线,几条主线合并在一起之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曾经的DQ都是以单机作品为主,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勇者斗恶龙》也顺应时代推出了网游作品,好不好玩这件事我们暂且放在一旁不论,单说DQ的影响力的话自然是毋庸置疑,在世界范围内都曾掀起过DQ风潮。

说起最初让DQ火爆起来的原因,鸟山明功不可没,没错,就是《七龙珠》的作者。从DQ的诸多角色中大家都可以发现龙珠中的影子,凭借那些如此熟悉的一张张脸庞,大家对于DQ好像产生了天然的接受感,并且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多关于DQ的内容,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一下作品之后再做打算,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没个一年半载怕是难以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