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涵盖观察、操作、构图等方面的内容――从爱好者到达人,六条原则我们始终遵守。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手机摄影必须遵守的6个原则,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熟悉几种手势
第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重视“手势”,也就是我们说的“手感”。手势会影响到我们拍照的质量的。真有那么严重?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熟悉的一些东西,都会发现自己是很认生的:用钢笔写字,要熟悉了某支笔才会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弹钢琴的时候,遇到特别硬或特别软的键盘,演奏出来的乐曲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就连我爸炒菜,遇到不熟悉的锅和锅铲,也都会有难以把握火候的感觉。熟悉的手势让我们不会手忙脚乱,以从容、稳定、最舒服的方式拍下照片。按照我们的经验,可以分三种类型有目的地去养成自己熟悉的手势。
摆拍
这是最常规的情况了,要拍的东西不会转瞬即逝,场景流动相对比较稳定。此时端稳相机,用拇指按下快门即可。 我自己熟悉的姿势是这样的:
横拍的时候是双手端稳的相机: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稳了手机,手机靠着右手手掌,拇指自然点按屏幕对焦、调节曝光并按下虚拟快门键即可。
竖拍的时候,左手握紧手机,右手轻轻倚靠在手掌上,拇指点按即可。
每个人都有熟悉的姿势;没有定式。
抢拍
熟悉抢拍的手势,能够帮助我们拍到一些突发的场景。通常状态,手机放在衣裤口袋桌子上,都处于锁屏状态,在最短时间进入拍照界面,并且让双手处于拍摄手势是关键。要点有两个:拿起手机的时间拇指就从屏幕边缘左划,快速进入拍照界面;迅速摆出“摆拍”的手势。通常这个过程不会超过2秒。
抢拍-1,拿出手机点亮屏幕
抢拍-2,拇指左划进入拍照界面
抢拍-3,迅速调整姿势进入拍照状态
抢拍连续动作
扫街
在旅行 highlight 时刻,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也时常用到。有几条经验可以分享一下:扫街过程应该将手机捏在手上,会给人一种“捕猎”的心里状态; 不建议随时打开摄影界面(比较费电),而是拇指随时准备左划锁屏界面快速进入摄影功能;可以配合耳机音量键作为快门触发器。这里要单独说说单手操作。以 iPhone 为例,需要首先用右手拇指“锁屏左划打开摄影功能”,再用食指按下音量键作为快门。如果时间允许,在打开摄影功能后,还可以用右手拇指点按屏幕确定焦点,甚至上下滑动调节曝光。
单手操作三步骤。上面的操作虽说不难,但还是需要一些练习形成大家几种熟悉的手势的。
单手操作连续动作
摆正,端平,拿稳
摄影操作的开始不是去寻找那些莫名其妙歪歪斜斜的“创新”,而应该是把手机摆端正了,老老实实,轻松明快而又坚定地拍下场景。因为我们观察世界,头稍微歪一点,不会觉得世界是倾斜的。而对于照片来说,地平线的一点歪斜都会被敏感地感知。去看看 2016 年 IPPA 的获奖作品吧,至少一半以上遵循这个原则。小时候刚学钢琴很喜欢肖邦的音乐,着迷于那种听起来有些“自由散漫”(后来知道那叫 rubato 自由伸缩)的大师的演奏,遂模仿之,后来被老师制止了,他认为那时”基础还不好,没有到可以自由伸缩“的程度。他坚持让我以均匀、平稳、节奏稳定的方式练习,果然,后面到了一定程度,也理解了一些音乐,自然就有了”自由伸缩“的感觉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了即便是在自由伸缩的.演奏方式中,还是以一个坚定平稳的骨架为基础的,不是随意为之。我对这点的理解,和对摄影构图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需要理解并摆稳一个场景,再去天马行空和推拉摇移。
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让水平线条水平,让竖直线垂直,不能让竖直线垂直的时候至少保证水平线水平。这还意味着,即使你要仰视,俯视,要摆正、端平手机――除非自己有足够的理由去获得斜线为主的构图。拿稳自不必说,虽然现在 iPhone 等高端智能手机已经有比较好的防抖优化,但过于强烈的抖动还是会让画面模糊。
分析上面的获奖作品,能很容易在其中找到水平、竖直的结构线。摆正、端平的拍法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摆端正不是金科玉律,你可以说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有大量歪歪斜斜自然的、放松的、充满力量和冲突的照片。这里说的“摆端正”是要避免那些尴尬的歪斜,以及对拍摄场景的心中有数,坚定、平稳地拍下一张照片。
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的作品。他作品中的“歪斜”是有原因的而非盲目的。
擦干净镜头
手机是没有镜头盖的,极高的使用率也会导致镜头很容易脏,上面最容易积攒的是指纹。单反相机如果镜头或反光镜脏了,容易在画面形成黑色的污点,可以用去污点工具去除。但手机镜头特别是上面的指纹印会让画面出现镜头光晕。如果拍照场景中有灯光,这种眩光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横穿整个构图,对照片的损害是毁灭性的。
因此,我们会时常检查手机镜头是否脏了。这个简单的习惯甚至可以说,如果是拍比较重要的照片,是一定会用餐巾纸擦一擦手机的镜头。
用手机擅长的焦距拍照
在以前的手机摄影分享会中,这一条叫做“慎用变焦”。考虑到现在许多品牌的手机已进引入了双镜头甚至是变焦镜头,我也不再认为手机变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首先我还是向初学者介绍一下,各个焦段的镜头的拍摄视角有什么不同。焦距数值越小,镜头的视角则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则可以在离被射物体很近的情况下拍下较为广阔的空间,我们称为广角镜头。如常见的 14mm 超广角镜头、16mm 广角镜头、24mm 广角镜头。
焦距数值越大,镜头视角越小,视角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将很远的被摄物拉得很近,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常见的 135mm、200mm 甚至 400mm 镜头。野生动物摄影,很多爱好者热衷的打鸟,就需要用到长焦镜头。上述两个端头的焦段和人眼的感受都差别比较大。
而介于二者之间焦段呢,如 35mm,50mm,我们习惯称为“标准镜头”,视角较为平时,接近人眼视角。大部分手机镜头就是在这个焦段上的。因此我们通过手机镜头所观察到的场景,是与人眼接近或视角略大于人眼的视角的。这也意味着,手机擅长的摄影场景也是这个视角的。手机还不适合用来拍远处的野生动物,鸟,或是拍下很大的月亮,也不适合在看台上抓拍运动员比赛的动作细节,同样不适合在很近的距离拍摄很广阔的场景。手机摄影适合的,是我们人眼看到的那些东西(或比人眼稍广一些),是大约在 28mm 或 35mm 焦距视角上的。当然现在越来越多手机有了双镜头(例如 iPhone 7p 的 56mm),拍到56mm 以上偏长焦的视角也不是难事了。
目前的手机镜头,还不能胜任如广角和长焦那般较为夸张视角的场景记录,只能通过外置镜头“模仿”其效果。
再来说说变焦。手机摄影的本质分几种情况:
单镜头手机―― 28mm 焦距左右的定焦相机。当我们两根指头张开划屏,场景拉近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镜头焦距变长了,而是通过电子变焦,将记录下的场景“裁切”了一部分的假变焦。例如上图,在 28mm 中裁切了 ab 段的图像,模拟了长焦 AB 端段图像的感觉,但画质很受影响。双镜头手机―― 28mm、56mm双定焦相机。当我们打开 iPhone7p 拍摄功能的时候,默认的还是和原来一样的 28mm 镜头,此时是 1x;我们点击 2x,此时已经切换到了 56mm 镜头,如果我们继续拉近,手机会在 56mm 镜头基础上进行数码变焦,最高可到 10x;那么在 1x 和 2x 之间呢?实际上是在 28mm上做的数码变焦,只是由于拉伸不是很严重,所以画质损失不会太严重。从 1x 到 2x 之间的镜头切换,iPhone 做得还是很流畅的,几乎看不出破绽。
iPhone7P 的变焦示意图,虽然可以实现10倍变焦,但我们还是建议用 1x 和 2x 定焦,并且变焦不超过 3x
我们使用手机拍照的原则则是,尽量只用到镜头原始焦段拍摄,只用轻微的电子变焦。否则输出的照片画质会受到较大影响。譬如以 iPhone 为例,通常我会控制变焦在 3x 以内。可以看出,手机能够保证一定画质的焦距承载范围依然有限,依然是以标准镜头为主的较小的范围(尽管这个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令人沮丧的事情。过去很多街拍大师也几乎只少数焦段进行拍摄(如布列松的 50mm 和 35mm ),并且这个焦段和手机焦段较为接近。至少在焦段这件事情上,我们不用纠结。用手机,拍好它的焦段能胜任的照片吧。
下面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用好手机摄影,实际上就是用好 28mm 小广角”。
慎用闪光灯
目前来说,闪光灯是各品牌手机摄影功能的软肋,在大多情况下,用手机内置闪光灯的照片大多比较生硬,只起到了“补光”的作用,远谈不上“布光”。专业的摄影技术中,闪光灯的运用和现场光、自然光的运用是交相辉映的并且是技巧性很强的,就这点来说并不适于手机摄影的定位。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关掉手机拍照的自动闪光灯按钮。尽情享受自然光和场景光塑造的世界吧。
少就是多
前面都在谈操作,如果非要将构图选材中的某一条作为最初原则,我想是这个。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意思是,用尽量少的元素来表达尽量集中的意思。刚接触摄影的时候,眼睛观察到的“美”,总会倾向于“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后来才慢慢体会到,贪心是拍不出好照片的,以小见大,大胆舍弃往往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浏览 IPPA 历年的获奖作品,也可以发现,其中单中心式、主题集中式的构图占了很大一部分。
当然是暗紫色,这个颜色非常的高端大气,而且不仅仅适合女性,男性也非常合适。
是的,要小心被骗。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英文名: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由任正非于1987年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曾获“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年度荣耀品牌”。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发布,华为以10,68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第73名。10月29日,华为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5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锤子手机拍照怎么样
锤子手机拍照选择全景模式后,使用平移扫拍,就可以生成360度全景照片。从实际成片看,合成程度非常高,过渡部分也融合得非常自然。另外,锤子手机的`更多如极速抓拍、合成夜景模式等。
另外,锤子手机专门定制了1287万像素的索尼摄像头,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手机的厚度不至于太厚,二是极度优化了启动算法,让锤子手机能够胜任快速拍照的任务。
锤子手机最大支持多少分辨率照片拍摄
锤子手机支持最大4128×3096分辨率照片拍摄。
摄像方面,锤子手机提供1278万像素的索尼IMX214第二代堆栈式主摄像头,F2.0大光圈,可清除红外光的蓝玻璃滤光镜片。罗永浩特意找到日本富士通的Milbeaut mobile解决方案,为锤子手机拍照提供算法,并整合全球最好的自动白平衡技术,最好的场景识别和夜景降噪技术。其中夜景模式类似OPPO Find 7的做法,连拍6张合成一张照片,大幅降噪。
值得一提的是,锤子手机宣称是“全球最快的抢拍智能手机”,同时按住左右两侧的音量键和亮度调节键即可启动相机并对焦,放开按键即可完成拍照。另外支持360度全景拍照,并搭配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想要详细了解锤子手机拍照怎么样,可以继续关注锤子手机的最新动态。
淘宝一元抢拍苹果手机是真的吗这个肯定是真的呀淘宝上面的活动一肯定现在啊这么大的品牌不可能作假啊只是你很难中而已每次都参加活动都有几10万人所以说这个非常渺茫。
姓名:米芃
学号:16040520018
嵌牛导读: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产品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事物了,我们随处都在使用互联网产品,那么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场景有区别吗。
嵌牛鼻子:互联网产品的应用场景
嵌牛提问:互联网产品的应用场景有意义吗?有何意义?
嵌牛正文:
现在提起互联网产品,总要提到应用场景。很多人不明白,用户在哪个场景下用关我什么事啊?我拿淘宝买东西,是在家里用电脑买,还是在地铁上用手机买,这对于一个产品有什么区别吗?你别说,区别还挺大呢。最近,有个产品经理写了一篇文章说,用户场景有下面四种意义。
第一,用户场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让需求分析更加准确。
比如说,锤子手机有一项引以为傲的功能,叫手机抢拍,它的使用场景很简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拍下某个稍纵即逝的画面。用户什么时候会用这个功能呢?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记者拍摄城管打人,比如流星划过天空,比如朋友做了个鬼脸。这样的时刻,拍照的速度是最重要的,什么分辨率啊、取景结构啊,这时候都无所谓。苹果手机最开始的抢拍方法,是在锁屏页面上设一个快捷按钮,这个按钮能直接从锁屏页进入相机。这样确实能快速打开相机,但是从开启到对焦,再到拍照的过程,还是没快到能解决上面的那些场景。
所以,锤子手机的做法就是,长按两侧的按键就能迅速进入相机,松开手就能拍照。它还默认了用对焦无限远的模式拍照,省去了对焦的时间,虽然画质可能不清楚,但是速度绝对是最快的。后来,锤子手机还做了很多优化,比如松手拍照会自动连拍很多张,这样就能记录松手后一段时间内的多个画面,捕捉到目标画面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再比如,大家用苹果手机接电话,都遇到过两个接听画面:锁屏的时候来电话,是一个滑动接听的按钮;不锁屏的时候来电话,点接听按钮就能接电话。为什么锁屏和不锁屏的时候,要用两种不同的接电话方式呢?想一下使用场景,你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知道,手机锁屏的时候,手机通常是放在口袋或者包里,这时候来电话了,如果是点击按钮就能接听的话,这个按键很可能被衣服或者皮包触碰到,那电话就被误接了。但是如果滑动才能接听,那就大大降低了误接的概率了。而手机没锁屏的时候呢,说明我们在用手机,这个时候几乎不会误触,所以就怎么方便怎么来,点击一下接电话要比滑动方便。
第二,场景能让产品功能更全面,如果脱离了场景,自己摸索产品功能,很容易漏掉一些功能,也会漏掉很多用户。
拿在淘宝上买键盘的这个场景来说,有的用户必须买指定的品牌,那他就需要淘宝具有一些功能,比如比价钱、看店铺的诚信度,看商品信息;如果他只有个大约的心理价位,但不确定买哪款,那他需要的就是根据价格来筛选商品的功能;如果他不知道键盘应该在什么价位,也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适合自己,那他需要就是看看整个市场的介绍,还有一些促销优惠的信息。你看,产品必须得确保在所有的场景下,目标用户都能在你的产品上得到满足,你每一种场景都考虑到,才能抓住最大部分的用户。
再比如,网络游戏要想火,就必须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新手玩家不至于觉得很被欺负,老玩家也不会玩一段时间就不想玩了,有钱的人民币玩家在游戏里能得到足够的成就感,没钱的普通玩家也不会觉得没钱就玩不下去。
还有,满足多个场景,有时会多满足一批用户。比如红米手机的老人机模式,能把字体图标都变大,这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华为手机的访客模式,能通过输入不同的锁屏密码进入不同的模式;小米的护眼模式可以降低屏幕蓝光源和亮度。这些都是从用户场景出发,让产品功能更多的例子。
第三,场景能让市场定位更清晰。分析好用户场景,很快就能判断出来哪些功能是该做的,哪些是该放弃的。
举个例子,你开的一家高端美甲店遇到了问题,有用户反馈说,你们店里只能预约,不能选择立即下单,这样感觉不好。对你而言,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推想一下,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才有立即下单的需求呢?一种场景是,一些女孩和闺蜜逛商场,逛到一半累了,看到美甲店就进来做个美甲休息下。还有一种场景是,有人看到你店里的美甲师在给别人做美甲,而且听说有优惠,想立刻做一次,所以提意见说只能预约很不爽。
这就有问题了,前一种场景里,这些女孩经常临时想做个美甲,而不是规律性美甲,也就是说,她们做美甲的时候,社交的需要要大于美甲本身,只是为了能和闺蜜聊天,所以对美甲消费的预算很低,基本是不会接受你店里的高端美甲价位。第二种场景里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用户只是想在有优惠的时候占便宜,便宜当场占不了,她们当然会不爽。通过分析场景,你就知道,立即下单这个功能并不是高端美甲用户必须的功能,暂时不用考虑。
同样道理,面向高端用户的音乐产品,根本不用解决用户在地铁里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因为坐地铁的用户并不是他们的目标用户。做上门服务的餐饮产品,也不用考虑堂食的需求。
第四,场景能让团队对产品的理解更具体。
如果整个公司都清楚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那很多事都不会出错了。还是锤子手机的例子,如果研发部知道抢拍的使用场景,就会牺牲更多的相机稳定性啊,调整曝光啊这些功能,来满足速度。如果运营部知道抢拍的场景,就能在宣传的时候,丰富手机的故事,把产品的初衷表达出来。
所以说,用户的使用场景,就是互联网产品的生命线。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er的早读课”(为什么要考虑用户场景?)